北交所市场减持压力不大:估值偏低、股东普遍惜售
有媒体报道,2022上半年,北交所将有59家公司涉及解禁,总规模合计765亿元,市场能接得住吗?
对此,一名投资新三板多年的机构负责人表示,北交所即使迎来解禁潮,但出现减持潮概率比较小。一方面由于北交所公司股权相对集中,实控人、大股东等减持意愿不强;另一方面,与科创板、创业板相比,北交所公司整体被低估,导致股东惜售,不少公司股东自愿延长限售期,甚至用自有资金增持股份。
股权集中度更高
与科创板、创业板相比,北交所公司股权集中度更高,大股东减持意愿不强,造成实际流通股份比例并不高。
据挖贝网梳理,82家北交所公司第1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在54%,科创板为42%,创业板为39%。
具体到企业,朱老六实控人朱先明及其家族持有公司股份比例高达74.09%,领先于其余北交所公司。朱先明是朱老六的实控人、第一大股东,持股57.7%;朱先明大哥朱先林、三哥朱先松、二姐朱先莲、表姐夫李殿奎分别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第五大股东、第七大股东,分别持股:7.21%、5.04%、2.66%、1.48%。
除朱老六外,还有11家公司实控人家族或者第1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在70%以上,股权结构集中且相对稳定。如丰光精密李军家族持股比例为74.03%,华维设计廖宜勤家族持股73.89%,森萱医药的控股股东精华制药持股72.31%。
另外,有14家公司第1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或关联方)持股比例在60%-70%,包括北交所市值第一股贝特瑞。贝特瑞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分别为:中国宝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控股前者,他们对贝特瑞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3.92%、24.44%,共计68.36%。另外,贝特瑞第七大股东为董事长贺雪琴,持股1.08%,减持意愿也不强烈。
估值偏低、股东惜售
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再加上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北交所公司大股东普遍惜售,批量启动自愿限售,甚至有股东推出增持计划,自掏腰包从二级市场买股票。
估值方面,北交所股票平均静态市盈率为46倍,低于科创板的71倍、创业板的60倍。动态市盈率方面,北交所平均动态市盈率仅39倍,而科创板、创业板均在50倍左右。(计算市盈率时股价采取2021年12月30日收盘价;动态市盈率计算采取2021年中报数据。)
股东持股方面,据挖贝网梳理,2021年下半年,共有29家公司股东自愿限售或推出增持计划。
具体地,24家公司发布29份股东自愿限售股份的公告。如在2020年7月27日首批挂牌精选层的鹿得医疗,实控人项友亮、项国强、黄捷静所持29.77%股份在2021年7月27日限售到期后,3人紧接着自愿将限售期延长至2022年7月27日。
9家公司发布股东增持计划,且部分已实施完毕。如艾融软件实控人张岩,在9月至12月以自有资金买入公司股份8.1万股,耗资138万元。增持完毕后,张岩持股比例由15.76%增至15.81%。张岩表示,实施增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同。
在低估值与股东惜售等多重因素下,北交所股票在2021年12月27日至31日连续5个交易日都走出普涨行情,北交所总市值指数五连阳,是开市以来首次。
附:北交所“解禁”、“减持”的小知识
“解禁”不意味着“减持”。北交所股东解禁需事前办理解限手续、披露解限公告,并不是到期自动上市交易,与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不同。换句话说,即使限售期已满,但如果不履行完手续,解禁股份也不能上市交易。根据北交所规则,限售股解禁的,将在解禁日前3个交易日披露解禁公告,届时投资者可关注公告披露情况。
“解禁”也不等于“卖出”。股东解禁后是否卖出,还是要看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北交所未来半年的限售股解禁以大股东为主,战略投资者的解禁股数量有限,比例不大。其中大股东多是长期持股,总体来看,基于看好北交所公司发展前景,大股东解禁股短期内不会直接转变为市场抛压。
“卖出”还需“预披露”。根据北交所上市规则,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集中竞价减持需要至少提前15个交易日预披露。拟在3个月内减持超1%的,还需提前30个交易日预披露。减持预披露的制度设计可以给予中小投资者足够的时间“抢跑”,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相关阅读
- 恒合股份2025年上半年亏损555万 较上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少
- 瑞星股份:二季度收入增加19%,在西北地区取得突破进入国家管网相关工程
- 恒进感应上半年营收增长60%:抓住风电、汽车制造市场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学历人才队伍
- 舜宇精工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160万 AGV机器人集成解决方案收入增加
- 新赣江2025年上半年净利655万减少58% 原料药收入下降
- 晨光电缆上半年营收11亿元:三大核心产品收入均增长 研发的两款新品被鉴定为国际先进/领先水平
- 雅达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1683万增长31%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
- 博迅生物2025年上半年净利364万减少6% 行业整体面临周期性调整压力
- 欧康医药2025年上半年净利308万减少78% 品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 广咨国际2025年上半年净利4615万增长7% 工程造价收入增长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7-09 13:16 | 三重焕新,启航未来——Pivotal中文品牌发布暨乔迁新址、新官网上线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