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裕科技上市一周年:积蓄新动能 开启新征程
中裕科技(871694)于2023年4月24日登陆北交所。基于在高端软管行业二十余年积淀,以及上市募资的资本加持下,一年来各项实力都有明显提升。
硬实力方面,新产品落地成果丰硕:随着柔性增强热塑性复合管、钢衬改性聚氨酯耐磨管两大新品首次实现收入,公司构建起多层次业务格局;市场布局向纵深推进:沙特阿美开发境内最大的非常规天然气田,为抓住这块新增量市场,公司在中东地区新设两家子公司,深化业务布局;研发创新动力不断积聚:持续加强技术创新,赋能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
软实力方面,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江苏精品”认证证书等系列荣誉,绽放品牌实力。
上市周年之际,中裕科技还向投资者交出一份亮眼年报,去年业绩再创新高,净利润增长37%至1.27亿元,计划派发现金红利3069万元。
这一年的步伐,中裕走得坚定而有力。今天的中裕,正积蓄起新动能,阔步迈向未来,实现新的跃升。
新产品首次实现营收,形成多层次业务格局
上市以来,中裕科技在持续发展耐高压大流量输送软管、普通轻型输送软管两大基石产品基础上,实现了柔性增强热塑性复合管、钢衬改性聚氨酯耐磨管两大新兴拓展产品商业化落地。
为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务领域,中裕科技在上市前就奠定基础。技术方面,公司基于20余年积淀,掌握了复合管连接技术、聚氨酯弹性材料研发和改性等生产新产品的关键技术;组织架构层面,于2021年设立安徽优耐德管道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裕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布局新业务领域。
上市募资为新产品落地注入更大动能。上市首年,柔性增强热塑性复合管、钢衬改性聚氨酯耐磨管产品分别实现收入498万元、696万元,首次实现收入,具有标志性意义。另一方面,公司上市募资2.97亿元,也主要用于这两大新品的量产项目,为进一步做大业务范围夯实基础。
应用层面,两大新品前景广阔。柔性增强热塑性复合管是一种高压塑料复合管,具有柔 性、耐腐蚀、耐压、耐冲击、耐磨损、重量轻、容易连接、可卷、长距离无连接快速部署等特点,性能较传统金属管道、水泥管道或单一塑料管都更有综合优势,可广泛应用于油气集输、煤矿开采、浆体输送、供热供水等领域,是公司进军地埋管网领域的重要产品。
钢衬改性聚氨酯耐磨管是选矿工艺管道和矿浆输送管道,兼具钢管的强度、优异的弹性形变和耐磨耐低温性能,在工矿场景中能发挥较大的性能优势,大大增加了使用寿命,且重量轻、易安装,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相较于普通钢管、金属陶瓷内衬复合管等管道优势明显。该产品可帮助公司拓宽在矿山领域的业务范围,开辟油砂开采、疏浚工程、浆体输送等新的场景应用领域。
公司新产品也已经具备一定市场基础。柔性增强热塑性复合管可以应用到公司现有客户中,已积累的丰富客户资源为新品上市提供深度市场支撑。在钢衬改性聚氨酯耐磨管所面向的采矿业市场,公司也有一定基础客户。
新设两家境外子公司,深度布局中东市场
中裕科技定位于高端软管市场,取得美国UL、FM、API、英国BSI、欧盟MED等系列国际认证,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包括欧美、南美、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多个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外销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超过六成。
公司在全球页岩油气压裂供水软管领域内形成一定竞争优势。在过去,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页岩油气水力压裂开采市场,占比约85%。因此公司深耕美国市场,2017年在美国成立子公司从事海外销售,2022年来自美国的销售收入达到2.72亿元。
而当前,新的增量市场出现。中东石油和天然气巨头沙特阿美在2020年宣布开发其境内最大的非常规天然气田Jafurah,有望推动中东地区成为页岩油气压裂供水新的增量市场。据沙特阿美预计,Jafurah页岩气田天然气储量超过16.6万亿立方米,整个生命周期总投资将超过1100亿美元。
面对市场新机遇,中裕科技快速采取行动,上市后随即筹备在中东地区设立子公司。2023年8月设立全资子公司中裕阿联酋管道制造有限公司,同年9月设立控股子公司中裕沙特工业有限公司。这是公司首次在中东地区设子公司,以进一步开拓中东市场业务。
随着阿联酋、沙特子公司业务开展,中裕科技可进一步深化中东地区市场布局,只要能切下与自身地位相匹配的市场份额,收益也将非常可观。
持续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新设技术研究子公司
中裕科技在国际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得益于公司持续以技术创新、工艺设备创新为引领,赋能业务创新,构建起竞争壁垒。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形成了一次成型共挤技术、自动化硫化生产技术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其中,一次成型共挤技术在软管制造行业内目前主要由具备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少数厂商掌握,主要应用于耐高压大口径的高端产品。公司还与东南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在材料研究、技术集成、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提升研发水平。
上市后,公司在资金端更加充裕,进一步强化研发布局。公司在去年5月设立全资子公司南京中裕流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软管研发,这也是公司布局的首家专门从事技术研究的子公司。投入上,公司去年全年研发支出达到3258万元,较上年增长64%。研发团队进一步扩容,从52人增加到78人。
多维发力下,公司在研发端取得不少新成果。2023年,公司专利数量增加29项,累计达到152项,其中发明专利新增3项,一共为31项。公司牵头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一项行业标准以及参与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公司研发项目较2022年相比得到丰富,多个项目取得新进展。据介绍,公司2023年末研发项目共计18项,其中“一种无需胶粘剂的热固型聚氨酯内衬材料”“钢钎带增强聚乙烯复合压力管道的研制”等新产品研发已完成,产品线得到扩充;“大口径低形变柔性软管的研制与应用”等用于优化产品性能的研发项目也顺利完成,有利于推动产品升级;正在研究拓展新应用领域、优化产品性能、优化生产工艺的多个项目,以创新驱动竞争力提升。
放眼长远来看,人才是推动创新的关键力量,中裕科技深谙这一点,上市第一年就推出股权激励,并完成了首次授予,以吸引和留住技术骨干等优秀人才。激励名单中,张永成是公司研发总监,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博士研究生,是8项专利发明人,参与制订1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2019年加入公司;卞冬明在公司任职近14年,现任技术总监一职,是60项专利发明人,参与制订1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公司成立中裕学院对核心管理人员进行工商管理管理知识系统培训,提升公司中高层及核心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中裕科技上市以来通过系列布局,迈向新蓝海市场,也吸引到公募基金等资金的关注。2023年,华夏平稳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增持100多万股中裕科技股票,进入公司前十大股东。
相关阅读
- 业绩逆势大增 跑赢行业平均!一诺威:纵深筑垒、广拓赛道,强者之势再升级
- 华光源海迈入高速增长通道:内涵外延双轮并进 探索低空经济赋能物流行业新范式
- 北交所企业市值TOP50:6家企业市值超100亿元 锦波生物市值333亿元居榜首
- 华光源海一季度业绩爆发:扣非后净利润大增373% 营收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 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代码切换拉开序幕:6只试点股票5月6日启用920号段新代码
- 一图读懂鼎欣科技2024年年报:营收9.53亿元连续8年增长
- 广厦环能业绩再创历史新高:紧跟国家双碳战略在多个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三年累计分红1.94亿
- 贝特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核心业务基本盘稳固,新技术产品产业化提速
- 基康仪器获50余家机构调研:一季度交通领域与自然资源领域业务拓展成效显著
- 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叠加AI技术爆发 同惠电子2024年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利润大增125%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