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A股> 详情

钛材新标杆天工股份:产业链创新加持,募投项目助推消费电子与航空航天双核增长

2025/4/28 11:30:38      挖贝网 李辉

图片3.png


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工股份”)作为中国钛及钛合金新材料领域的先锋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精准的市场定位,稳居国内民营钛合金市场前列。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01亿元,归母净利润1.72亿元,毛利率达30.40%,展现了卓越的盈利能力与增长韧性。

天工股份专注于钛及钛合金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通过对海绵钛的精准配比、真空熔炼、高精度锻造及深加工,生产出高性能钛材产品,涵盖棒材、丝材、板材及钛锭。这些产品凭借耐腐蚀、轻量化与高强度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及3D打印等领域。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生产工艺优化,不仅提升了材料性能,还显著降低了单位成本,形成了从原料到精加工的全产业链技术壁垒。

天工股份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4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材与丝材的生产基地。新生产基地将引入自动化生产线与智能检测设备,预计大幅提升产品一致性与附加值。

新增产能将优先服务于全球消费电子头部品牌的高端机型需求,以及航空航天领域对耐高温轻质钛合金的刚性需求。根据招股说明书,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新增收入潜力可观。

中国钛材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升级的黄金期。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2015-2023年,中国海绵钛产量从6.20万吨增至21.8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14.99%,领先全球增速。同期,钛加工材产量从4.86万吨增至15.9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15.97%。2023年,化工领域钛材需求占比51.23%,航空航天占比19.79%,而消费电子、3D打印及生物医疗等民用领域需求年均增速超20%,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

国家通过《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及“十四五”规划,将高品质钛合金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其在高端装备、增材制造及民用领域的应用。2023年,工信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明确鼓励钛合金在消费电子与3D打印领域的推广,为天工股份提供了政策红利。

根据国际钛协会(ITA)数据,全球钛材需求预计2023-2030年年均增长5.2%,其中消费电子与航空航天领域增速快。天工股份的全球化供应链布局,使其能够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

天工股份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形成了消费电子与航空航天领域的双核驱动模式。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开发的高性能钛合金材料已进入全球知名品牌供应链,应用于高端机型的轻量化结构件,2024年新增订单显著增长。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耐高温轻质钛合金通过体系认证,成功应用于高精尖装备。公司在3D打印领域推出高抗冲击低成本钛合金丝材,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成功进入增材制造供应链,2024年相关收入占比快速提升。这一领域的技术壁垒与高附加值,使天工股份在民用市场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

天工股份对应的 2024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14.98 倍;假设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时,发行人对应的 2024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 15.19 倍,均低于行业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天工股份的低估值与消费电子、3D打印领域的稀缺性布局,构成显著的投资吸引力。

稀缺性溢价:公司在高端民用市场的精加工能力与全球化供应链布局,使其估值具备上行空间。2024年毛利率30.4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5%,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进一步凸显其盈利质量。

天工股份未来将以技术研发为核心,持续深耕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及3D打印等高增长市场。IPO募投项目新增的3,000吨高端产能,将有效应对全球需求增长,而产学研合作与51项专利的加持,将进一步巩固其技术壁垒。公司计划通过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加速全球化布局,预计2025-2030年在欧美及亚太市场的收入贡献将显著提升。

天工股份以8.01亿元营收、1.72亿元归母净利润及30.40%毛利率,奠定了其在钛合金新材料领域的全球竞争力。IPO发行价格3.94元/股、14.98的低估值,叠加3,000吨高端产能与全球化布局,为投资者提供了稀缺的参与窗口。凭借全产业链技术壁垒、政策红利及消费电子与航空航天的双核驱动,天工股份正加速迈向全球钛材高端化赛道的领军地位,未来表现值得高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