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硅产业70亿重大资产重组:归母净利润的亏损或进一步扩大 或需警惕行业是否陷入内卷式竞争
2025年5月21日,沪硅产业(688126.SH)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草案。公司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三家公司的少数股权。交易完成后,沪硅产业将持有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权。
具体来看,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分别涉及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46.7354%、49.1228%、48.7805%的股权,交易价格分别为18.52亿元、38.16亿元、13.72亿元,合计70.40亿元。
沪硅产业将以两种方式支付70.40亿元,其中现金对价3.24亿元,发行股份支付67.16亿元,发行价格为15.01元/股(截至2025年5月21日收盘,沪硅产业股价为18.23元/股),发行数量为447,405,494股(占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完成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4.01%)。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筹集3.24亿元的交易对价。沪硅产业将进行定增,拟募资不超过21.05亿元,其中17.50亿元用于补流,3.55亿元用于支付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现金对价及中介机构费用。
对大部分财务指标没有影响 但归母净利润的亏损进一步扩大
如果此次沪硅产业重大资产重组能够成功,将会产生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即公司净利润不变,但归母净利润的亏损或进一步扩大。
公告显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对沪硅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净资产、归母净利润两方面,对公司的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指标、行业地位是没有影响的。
其中,公司总资产维持在292.70亿元不变,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22.99亿元上升至170.76亿元;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依旧是33.87亿元和-11.2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从-9.71亿元变为-10.49亿元。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沪硅产业原本就是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持股比例超过50%的控股股东(包括直接持股和间接持股),三家公司的业绩原本就要并入沪硅产业的财报中,所以即便重组成功,沪硅产业的大部分财务数据也不会有变化。
但由于变成了沪硅产业100%控股的公司,所以无需计算少数股东权益,最终导致了沪硅产业净资产和归母净利润的变化。
硅片价格不振 或进入“内卷式”竞争
喜欢看财经新闻的朋友可能经常会看到一个词,即“规模效应”,指的是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对公司的利润越有利。不过,规模效益并不一定会带来利润的增加,比如碰上了 “内卷式”竞争。这有可能导致企业不得不扩张,但扩张并不一定会带来利润的上升。
那么,内卷式竞争在半导体硅片领域存在么?
我们不妨看看沪硅产业2025年第一季度季报。在季报中,沪硅产业描述了一个现象:行业需求上升,但半导体硅片价格不振。
今年一季度,沪硅产业营业收入为8.02亿元,同比增长10.60%;归母净利润为-2.09亿元,上年同期为-1.98亿元。
对于业绩的变动,沪硅产业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随着半导体整体市场持续回暖,半导体硅片市场也维持温和复苏态势,全球硅片出货面积同比增长 4.6%……伴随行业逐步向好的趋势及公司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13%……但是,由于产品价格的恢复仍有赖于市场的进一步提升,且公司扩产项目固定成本和前期费用较高,同时公司持续维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导致相关成本费用也在持续增加。
另外,芯辰大海还注意到一个现象,目前我国已有多地开始建设半导体硅片项目。
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已有多家半导体硅片制造商广泛布局了数十条8英寸和12英寸半导体硅片生产线,总投资额高达1500亿元以上。目前,已建成的8英寸和12英寸半导体硅片设计产能分别达到每月220万片和70万片。倘若未来1-3年内,已规划的8英寸和12英寸半导体硅片生产线能顺利建成并投产,我国的8英寸产能将激增至每月451万片,而12英寸产能也将达到每月682万片。
而且不止中国半导体硅片生产商在扩产,行业内的国际巨头也在扩产。2024年4月,信越化学宣布将在日本群马县伊势崎市新建一座12英寸硅片工厂,总投资为830亿日元(约合5.47亿美元)。今年,环球晶(GlobalWafers)宣布,其半导体硅晶圆制造厂GlobalWafers America(GWA)正式落成启用。与此同时,环球晶还计划在现有35亿美元投资的基础上,追加40亿美元用于该工厂第三、四期扩建工程,使其在美总投资额达到75亿美元。
相关阅读
- 家纺行业洗牌:水星家纺2024年跃升至行业第一 多项经营质量核心指标处于领先
- 爱仕达2024年净利1507万:时任董秘李鎔伊薪酬50.77万降薪4900元
- 华厦眼科2024年净利4.29亿减少36%:董秘曹乃恩薪酬61万
- 梦洁股份2024年净利2488万增长11%:董秘李军薪酬44万涨薪3万
- 众泰汽车2024年亏损扩大至10亿:董秘谢丽红薪酬12万2024年11月上任
- 沪硅产业70亿重大资产重组:归母净利润的亏损或进一步扩大 或需警惕行业是否陷入内卷式竞争
- 最多可套现近13亿!600亿AI芯片巨头瑞芯微第三大股东拟减持股份
- 格力电器2024年净利321.85亿增长11%:时任董秘邓晓博薪酬49万降薪251万
- 开能健康2024年净利8358万减少37%:董秘徐延茂薪酬82万涨薪2万
- 好莱客2024年净利8052万减少63%:董秘甘国强薪酬53万涨薪1万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