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科创板> 详情

评论|高凤勇:“科创板”企业门槛至少应该在5-10亿美金量级

2018/11/14 13:32:49      新三板文学社 高凤勇

从科创板消息出来当天,我就认为科创板应该是科技大大板,不是科技小小板,最初,大家对我这种观点怀疑的很多,这几天似乎看到有些声音像是跟我站到一边了。

先解释下我理解的科技大大板是个什么画像:

就是上市企业聚焦在一新、二大一新是指新技术、新经济,二大是指公司市值大,市值不是单只财务指标,可以是财务报表靓丽,营收利润现金流都好的大型科技公司,当然也包括营收利润都不够好,但是市场可以给予足够估值的大型科技公司,这与科技公司需要大量前期投入,实现盈利回报周期长是匹配的。这个与大量的小型科技型创业企业的的画像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我这样预测?

首先,只有科技大大板的定位才符合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对国家才有战略意义;

证监会负责人指出,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是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

我们国内的资本市场建设多年,成绩斐然,问题也很多,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受限于我们的发审制度,近年来新涌现的大市值高科技公司几乎全部在海外上市,靓丽了别人家的指数,痛了国内投资者的心。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贸然改动现行发审核交易规则,又会引发其他问题,是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通过增量改革,引入国际资本最为熟悉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通过市场建设,争取国内最优秀的科技企业上市,并吸引全球最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入驻,争夺国际资本市场制高点,以此继续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自由兑换,这个意义就显然不止推动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那样一个窄的维度。

其次只有大市值公司才可能拥有高流动性,才可能建设成成功的交易所;

成功的国际一流的交易所市场一定是能够满足大型国际资本较高流动性需求的交易所,没有流动,再好的标的,也难吸引大资金。

我的企业四象限分析理论阐述的,恰恰是只有大市值的公司,才具备高流动性的内因(详见:《金融不虚—新三板的逻辑》,经济科学出版社,京东、当当有售),几个亿人民币总市值的公司,除非市场疯狂炒作,怎么可能让大型机构资金配置?怎么能让大型机构资金方便退出?不建设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怎么能称得上是成功的市场?

那么多少为大呢?

我们做几个对标来让大家认识:

美股50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000亿美元以上80家占1.6%,500亿美元以上180家占3.6%,300亿美元以上300家占6%;1亿美元以下1000家占20%,5亿美元以下2000家占40%,10亿美元以下2500家占50%。(数据来源于网络,不精确,但基本能说明问题),如果取50%比例为限,大概10亿美金市值是可以入围的中大市值标准;

整个港股目前2617家上市公司,其中市值100亿港币以上的450家左右,市值50亿港币以上的共650个左右。我们证监会给出的港股通投资范围大概总计400家左右,适当放宽标准,我们觉得市值在等值10亿美元也基本可以作为大市值公司的入门标准。

港交所今年开始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主板上市,对于市值设置了最低门槛,要求预期最低市值须达15亿港元。

我个人基于对中国市场的理解,科创板入门壁垒会远高于香港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最低市值门槛。

如果真的以10亿美金标准衡量,折合人民币在60-70亿人民币市值,大家就可以以这个标准对标一下今日A股市值分布,就知道我为什么判断科创板才是中国A股市场的最高板了。

作为对标,再给大家一个概念:截至昨日收盘,创业板736家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数为33.04亿元,中小板919家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数为42.30亿上交所主板1439家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数为51.82亿元。可以简单称为3、4、5)。

第三,只有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市场才能设计跟国际资本市场匹配的基础性制度,推出接轨的交易规则和各类衍生品,进而引进更多的国际资本。

相对于今天的A股,除了在发行上市条件上的注册制,在交易条件上,诸如涨跌幅限制、熔断制度、回转交易制度、做空等多项交易制度,在交易品种上,基于大市值公司的各类衍生品,基于大市值公司制定的优秀的成分指数,都几乎是国际资本大举进入的必备条件,否则,单边小市值并且只能单向做多的市场,怎么可能成为机构投资者扎堆的市场?没有机构投资者扎堆,怎么能够成就国际一流的资本市场?

第四,实证上看,交易所市场从来不是孵化小型科技企业的好场所,小型科技企业也不应该追求高流动性和高换手率;

我们在理论界、实践界都有个非理性的诉求:希望交易所市场是孵化小型科技企业的市场,事实上,纵观国际资本市场,这个诉求既没有可行性也没有必要性。

小型企业内涵上不具备高流动性基础,同时高换手率的股东也不适合企业在这个阶段的发展。

交易所市场对小型科技企业的重要作用是作为资本市场龙头,给予已经成功或者基本成功的企业以合理定价,给予之前的投资者和创业者以高倍率回报的奖赏,从而激励创投机构和投资者永远追逐下一个成功的小企业,塑造出全社会的创业投资氛围。

我认为这个才是交易所市场对科技企业孵化作用的正确理解。

(文章来源:新三板文学社/作者:高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