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元募资落地 石大胜华加码科创 加速新材料布局

2025/9/28 10:13:10      李辉

随着近10亿元募集资金的到位,电解液溶剂龙头石大胜华(603026.SH)的新材料布局按下“加速键”,其在锂电材料产业链“纵向深化+横向拓展”的路径愈发清晰。

募集资金置换前期投入6.88亿元

募集资金到位前,石大胜华已利用自筹资金对募投项目进行了先期投入。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金额达12.25亿元。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于9月4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合计置换金额6.88亿元。其中用于募投项目的置换金额为6.82亿元,主要用于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年产1.1万吨添加剂三大核心项目。

从经营基本面来看,募集资金到位为石大胜华带来了更加稳健的财务基础,将直接降低公司财务压力。募集资金中有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提高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增强公司资本实力。此外,资金状况的改善将为公司未来可能的产业并购和技术合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募投项目快速推进贡献经济效益

资金的高效盘活,直接转化为募投项目建设动能。据公司此前测算,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项目、年产1.1万吨添加剂项目预期总建设工期分别为24个月、15个月、24个月。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前从募投项目名单中移除的东营年产30万吨电解液项目、武汉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其中,武汉基地电解液装置产品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

与此同时,募投项目稳定达产后,能够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稳定支撑。据测算,22万吨/年锂电材料生产研发一体化项目建设达到稳定期后每年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为22.22亿元,利润总额为 7.39亿元,内部收益率为40.40%(所得税后);年产10万吨液态锂盐项目建设达到稳定期后每年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为 46.21亿元,利润总额为3.03亿元,内部收益率为52.02%(所得税后);年产1.1万吨添加剂项目建设达到稳定期后每年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为20.10亿元,利润总额为1.26亿元,内部收益率为30.10%(所得税后)。

新材料战略布局全面铺开 新研发新产品蓄势待发

近年来,石大胜华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业务,从溶剂龙头向锂电材料综合服务商稳步跨越。公司构建了以电解液、碳酸酯类溶剂、溶质、添加剂及硅基负极等锂电材料产品为核心,以氟苯等新兴业务为增长点的一体化、立体化的完整网状产业链格局。

作为全球电解液溶剂领军企业,石大胜华具备强大的从溶剂到锂盐、添加剂、电解液和硅基负极等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公司具备五大碳酸酯溶剂、六氟磷酸锂及部分添加剂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是电解液行业唯一将上游延伸至环氧丙烷的企业,可实现95%以上基础原材料自供。这种产业链配套优势使公司在保证原材料供应稳定的基础上,大幅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避免由于外采原料品质差异造成的电解液产品质量波动。

新材料领域,公司形成了产品梯次推进与行业迭代共振的良好态势,研发方向与新能源材料演进路径高度契合。当前固态电池已从实验室研发迈向量产倒计时阶段,硅基负极凭借理论比容量是石墨负极10倍以上的优势,成为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材料。公司在硅基负极领域较早布局并积累了多项成果,共拥有硅氧负极SH-P01、硅氧负极SH-H02、硅碳负极SH-S01、硅碳负极SH-S02四款产品。目前,公司正在加快年产3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建设进度,提前进行主要设备选型订货,为未来装置投产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硅基负极材料的市场推广和客户导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石大胜华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为产能消化提供了市场保障。公司公告称,控股子公司胜华连江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在协议有效期内(至2025年12月31日),宁德时代向胜华连江采购电解液预计10万吨。公司表示,此次合作标志着宁德时代对公司产品质量、研发能力、质量体系、生产供应能力和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认可,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