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全面绿色转型:做好加减法,激活新动能

2025/11/26 16:19:57     

“十五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战略攻坚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内在要求。

全面绿色转型启新程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所长董战峰指出,《建议》中明确“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味着这是一场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而非局部的、修补性的调整。“双碳”目标已从单一的环境治理要求,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塑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抓手”,通过系统性变革实现经济结构、能源体系、治理体系的全方位重构。

在“双碳”目标牵引下的系统性变革中,产业结构转型尤为关键。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用“加减法”生动阐释了“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转型路径:一手做加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根据测算,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约11万亿元,未来5年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十五五”时期,力争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将为绿色低碳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一手做减法,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将在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力争实现节能量1.5亿吨标准煤以上,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

能源环保企业转型的“加减法”

生物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焚烧既能通过高温焚烧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又能保障绿色能源持续稳定供应,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能源解决方案,还能降低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完美契合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议》中部署的“产品碳足迹”“零碳工厂和园区”“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管理和市场工具,也为垃圾焚烧企业未来参与碳管理、拓展零碳能源服务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面向“十五五”,垃圾焚烧企业如何做好“加减法”、激发“新活力”?

纵览垃圾焚烧行业,答案呼之欲出——科技进步、模式创新是根基。从传统市政环保企业向绿色能源企业成功转型,靠的不仅是保持战略定力,更是对企业进取精神、运营水平、研发实力的综合考验。对于企业而言,“减法”减的是闲置低效资产,“加法”加的是技术迭代,是经营效率,是专业化水平,是通过每一次的创新优化让每一吨垃圾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收益、环境效应以及社会价值,是延展应用边界,为更多产业提供清洁能源支持。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垃圾焚烧项目(以下简称“石家庄中科”)的进化之路可以说是垃圾焚烧行业的一个缩影。该项目在被中科环保(301175)收购后,通过绿色热能模式创新及对自动燃烧控制系统、烟气处理系统等的多项技术升级改造快速实现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并成为河北省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首批环保绩效A级企业。据了解,在技术升级改造后,该项目2024年氮氧化物平均排放浓度仅为13.5毫克/立方米,不足河北省A级标准的20%,二氧化硫、粉尘排放分别控制在20毫克、5毫克以下,排放标准远低于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被部分业内人士戏称为“地表低排放”这也展现出中科环保这一唯一“中科系”环保行业代表的确在科技驱动效益这条路上走在了队伍的前列。

而在每年可在处理消纳约40万吨生活垃圾的同时,石家庄中科也为周边50余家工业企业供应价廉物美的绿色蒸汽,并在冬季作为基础保障设施服务于50万平方米的居民供暖。这不仅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难题,更为工业发展与居民采暖提供了清洁能源替代方案。自石家庄中科开始对外供热后,周边工业企业的用热成本相较于原来的化石能源供热显著降低,周边环保排放及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以每年70万吨供热能力测算,可减排二氧化碳超20万吨,就相当于种了1000多棵树。

类似石家庄中科的“进化”正在中科环保一个个项目上逐步上演,但中科环保的布局显然不止于此。在泰国曼谷,中科环保自主研发的ACC焚烧系统适配热带地区高湿度垃圾特性,热效率提升15%,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在白酒行业,中科环保携手舍得酒业的沼气提纯项目是中国白酒行业唯一入选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每年可有效提纯利用约300万立方米绿色天然气,并减排6000余吨二氧化碳。在商业航天领域,中科环保与四川星际荣耀达成全国首个生物质燃料航天动力应用合作,通过综合性绿色能源供应为四川星际荣耀生产提供全链条低碳化支持,实现“垃圾堆里飞出火箭”,以环保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科环保从一开始,就是以科学家精神在做能源环保这件事。‘科技改善环境’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我们作为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体系企业的初心与使命。”中科环保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真正让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先进技术,用于民生,服务社会。”

绿色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学院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表示,“十四五”时期已为绿色转型开好头,“十五五”期间的核心任务是推动绿色发展系统化、产业化、智能化,并进一步与实体经济核心内容深度挂钩,把绿色转型具体到产业升级的路径中,让绿色成为产业本身的构成部分。

正如上文垃圾焚烧行业的案例,绿色转型已不再是不利于经济建设的环保任务,而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