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化或提速 贝特瑞硅基负极市占率领先
近期固态电池概念火热,相关概念股涨势迅猛。11月18日,北交所市值“一哥”贝特瑞盘初涨幅高达15%,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8.26元,涨幅3.67%。除了贝特瑞,上汽集团、滨海能源等涉及固态电池概念的公司开盘即涨停。
固态电池概念受市场追捧,主要是看到了其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宁德时代、华为等巨头在固态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让市场给予此类能量密度更高,充电速度、安全性更具优势的产品更高的期待。而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企业同样获益,11月18日收盘,锂电负极板指数(8841285)涨幅4.25%。
贝特瑞便是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的代表,公司是全球负极材料产业头部企业,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已有前瞻性布局,已形成初步的产业化。据半年报披露,在固态电解质领域,公司采用了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条技术路线,助力提升固态电池的安全、倍率性能及能量密度,已开发出多款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其中低成本、高离子电导率的LATP(磷酸钛铝锂)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实现吨级出货。
除了固态电解质方面,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有望扩大硅基负极的应用,这无疑对抢先在业内布局硅基负极的贝特瑞是好消息。这一轮固态电池的火热,正是由于华为公开了其硅基负极材料方面的专利,名称为《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终端》。该专利主要解决了硅基材料因膨胀效应过大导致电池循环性能低的问题,提高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其实,华为与贝特瑞在负极材料领域早有合作。据公开资料显示,贝特瑞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申请了两项专利,分别为《硅氧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原料、负极极片、锂离子电池》和《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近年来,贝特瑞在硅基负极领域收获颇丰,作为国内较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贝特瑞出货量已领先行业,硅基负极材料市占率在70%左右,其中硅碳负极材料已经开发至第五代产品,比容量达2000Ah/g以上,硅氧负极材料已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比容量达到1500Ah/g以上。
卓越的创新实力是贝特瑞在材料领域屡获突破的基础。在近期发布的深圳市新材料行业专利分析研究报告上,贝特瑞以7.2%的份额位列榜单第三位,仅次于比亚迪和海洋王照明。截至2024年9月底,贝特瑞已拥有授权专利680项,其中国内579项,国外101项。
贝特瑞近期与投资者交流时表达了对硅基负极产业化的信心,公司表示硅基负极产品已应用在消费领域,并看好硅基负极在电池上的应用,认为随着硅技术的突破,硅基负极未来在动力电池上的占比会提高。
相关阅读
- 华光源海一季度业绩爆发:扣非后净利润大增373% 营收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 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代码切换拉开序幕:6只试点股票5月6日启用920号段新代码
- 一图读懂鼎欣科技2024年年报:营收9.53亿元连续8年增长
- 广厦环能业绩再创历史新高:紧跟国家双碳战略在多个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三年累计分红1.94亿
- 贝特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核心业务基本盘稳固,新技术产品产业化提速
- 基康仪器获50余家机构调研:一季度交通领域与自然资源领域业务拓展成效显著
- 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叠加AI技术爆发 同惠电子2024年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利润大增125%
- 政企协座谈会聚焦长沙物流产业发展,华光源海携手各方共探发展新机遇
- 诺思兰德去年营收增长21%:核心在研创新药项目全面冲刺商业化
- 常年IR细分赛道头部企业上海领灿2024年报披露 核心业务“产品力”铸发展韧性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