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北交所> 详情

百英生物北交所IPO:2024年毛利率70% 较可比公司均值高24.58个百分点

2025/7/28 19:15:55      挖贝网 王思宇

挖贝网 7月28日消息,上海百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英生物,代码:874387)的上市申请6月获北交所受理,并于近日进入问询阶段,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百英生物是一家专注于抗体和蛋白表达、抗体发现与优化业务的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即合同研究组织)公司,已经服务了境内外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500家医药企业客户。

业绩方面,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4.02亿元、1.16亿元;毛利率为70.04%,较可比公司均值高24.58个百分点。

公司拟募集资金4.908亿元,其中1.058亿元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升级项目”,3.85亿元用于“江苏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招股书披露,查长春合计控制公司50.02%股权,依其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足以对股东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2024年毛利率达70%

较可比公司均值高24.58个百分点

百英生物是一家专注于抗体和蛋白表达、抗体发现与优化业务的CRO公司,主要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抗体和蛋白表达、发现及优化等定制化技术服务。此外,公司还从事通用抗体、重组蛋白等科研试剂的生产和销售。

业绩方面,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亿元、3.38亿元、4.02亿元,2023年、2024年同比增长29.93%、18.91%;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451万元、7132万元、1.16亿元,2023年、2024年同比增长30.83%、62.65%。

2022年-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5.88%、66.15%、70.04%,同期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为50.77%、48.92%、45.46%。在一轮问询中,北交所要求企业说明与可比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及变动存在差异的合理性。

近3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31%

拥有76项专利

研发投入力度方面,2022年-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710万元、4278万元和4661万元,研发投入不断增长。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63%,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3883万元,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31.16%。

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有78名研发人员,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为71.79%。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共有5人,分别为查长春、SHILEI(史雷)、卢海松、于蒙、王玉芳。

据介绍,查长春,2017年加入公司,任职董事长职务;拥有近二十年的基因工程及抗体药物研发从业经历,精通基因合成技术及多种蛋白表达系统;9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入选泰州市2018年中国医药城第八批“113人才计划”,入选泰州市第五期“31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获得2019年“泰州市科技企业家”称号,入选2020年“泰州市创新创业人才”。

SHI LEI(史雷),2023年初加入公司,任副总经理。史雷博士专注于抗体早期研发及相关技术,在单抗双抗及ADC类生物药发现领域有超过20年的相关经验,领导过多个代谢类及抗肿瘤大分子药物的从发现到临床前研究项目,13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的发明人。

卢海松,2021年初加入公司,建立上海研发中心,担任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拥有19年的药物研发经验,曾在NatureMedicine等杂志发表基因功能相关的研究成果。

于蒙,2021年加入公司,目前担任公司单B细胞技术首席科学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王玉芳,2018年加入公司,任职江苏百英研发部经理。在抗体开发领域有丰富的经验,14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

研发成果方面,公司已拥有76项专利,其中31项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拥有16项著作权,拥有210项注册商标等。

此外,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上海市创新型中小企业。

并且,公司作为起草单位参与编制国家标准《单细胞测序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集》,现在处于征求意见阶段,预计2026年发布;作为起草单位参与编制国家标准《重组蛋白试剂亲和力测定方法》,预计2026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