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A股> 详情

滨化股份14.21亿落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构建“新能源+化工”绿色发展标杆

2025/10/8 10:14:33      挖贝网 李辉

10月1日,滨化股份(股票代码:601678.SH)发布公告,宣布由其全资控股的山东滨化新能源有限公司牵头,投资建设滨化集团北海滨华新材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4.21亿元,不仅是企业深化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性布局,更将打造国内“化工产业与新能源深度耦合”的示范样板。

    作为始建于1968年的老牌综合型化工企业集团,滨化股份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氯碱、石化、新能源、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五大核心业务板块,构建起多元协同的产业生态。此次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选址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及无棣县境内,精准依托当地广袤的土地资源与充沛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创新构建“自发自用为主、余电上网为辅”的能源利用新模式。项目建设内容具体涵盖160MW风电场、100MW光伏电站两大发电单元,配套建设130MW/260MWh新型储能装置及110kV升压站(内含智慧能源综合调度管控中心);根据测算,项目投运后风电年均利用小时数可达2332.4小时,光伏年均利用小时数达1338.5小时,能源利用效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从绿色环保效益来看,光伏与风力发电均通过清洁能源直接转换为电能,整个转换过程无任何污染物排放,相较传统燃煤电厂具有显著的生态优势。经专业测算,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6.5万吨,同步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45.0万吨、二氧化硫约46.1吨、氮氧化物约75.1吨、烟尘约8.2吨,将大幅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贡献重要力量。

 在经济效益层面,项目展现出强劲且稳定的盈利潜力。具体测算数据显示,项目年均自发自用电量可达4.24亿千瓦时,自发自用部分含税电价为423.7元/MWh;按此计算,项目每年可实现余电上网收益2048.73万元,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为12.06年,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达7.47%,而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更是高达17.31%,投产后预计年均净利润约5035.47万元。这一收益水平不仅能为企业新增稳定的利润增长点,更可通过绿电直供化工主业的方式,直接降低生产用电成本,进一步强化滨化股份在国内化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能源结构优化维度,项目的战略价值尤为突出。项目投运后所发电力,将优先供应滨化股份旗下子公司山东滨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滨州蓝润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年均绿电直供量达4.24亿度,新能源电量在两大子公司负荷端总用电量中的占比将高达63%,这意味着企业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将大幅下降,能源供应结构更趋绿色、多元。与此同时,项目产生的余电将全额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完全契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鲁发改能源〔2025〕155号)中“就地就近消纳新能源电力”的政策导向;通过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管控平台,项目可实现风电、光伏、储能与负荷的协同调度,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双重模式为项目收益提供了坚实保障,市场前景广阔。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滨化股份已为项目落地投产筑牢全链条保障基础。公司专门成立新能源事业部,组建起一支成熟的新能源项目开发与运营团队,并同步建立起适配源网荷储项目特点的管理体系;依托企业现有产业资源与外部技术合作方的优势,针对性开发出贴合项目用电负荷特性的综合能源调控平台,确保能源调度的精准性与高效性;此外,项目所用风电、光伏、储能等核心设备均选用市场验证成熟的产品,从硬件层面保障项目稳定性。按照规划,项目将于2025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周期为2年,上述保障措施将确保项目高效推进、顺利投运。

    滨化股份此次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不仅是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更为化工行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随着2025年项目正式开工及后续投运,滨化股份将加速构建“多元化供给、智慧化调度、高效化消纳”的能源体系,推动传统化工向绿色低碳化工转型,进一步夯实“新能源+化工”特色发展路径。在助力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同时,滨化股份也将以自身实践,引领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