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研发人员平均薪酬53万逼近招商银行!息税折摊前利润316亿大涨16%!
如果说招商银行(600036.SH)平均薪酬是金融业总体薪酬的风向标,那么中芯国际研发人员平均薪酬无疑就是半导体行业总体薪酬的风向标了。现在,从鼓励优秀人才投身技术行业而非金融行业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现象是,中芯国际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已经逼近招商银行的平均薪酬了!
2025年3月27日,中芯国际正式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财报显示,去年中芯国际研发人员总数为2330人,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2.32亿元,平均每位研发人员薪酬为52.9万元,同比上涨12.79%。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中芯国际研发人员薪酬连续5年上涨了。该公司于2020年正式在科创板上市,自2019年至12024年,中芯国际研发人员平均年薪酬分别为:31.9万元、36.2万元、41.2万元、44.8万元、46.9万元、52.9万元。
对比之下,作为金融业务标杆企业的招商银行,其员工人均薪酬已经连续2年下降了。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招行员工11.72万人,员工费用680.9亿元,人均成本58.1万元。而在2022年和2023年,招行员工人均成本分别为62.5万元和60.4万元。
一个是研发人员人均薪酬连续5年上升,一个是人均薪酬连续2年下滑。而且近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向部分员工追索绩效薪酬,比如2023年招商银行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4329万元,涉及员工4415人,占员工总数的3.79%。这种情况下,哪家公司更有吸引力,相信更多人心中已有答案。
息税折摊前利润316亿大涨16%
俗话说得好,无功不受禄,既然涨薪了,那自然要有与之匹配的成绩。
按理来说,既然说的是研发人员,那自然要看中芯国际在技术上取得的进展。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芯国际并不会在年报中披露公司在7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方面取得的进步。
所以,最终我们还得看业绩。
2024年,中芯国际营业收入为577.96亿元,同比增加2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99亿元,同比下滑23.3%。
表面上看,中芯国际营收上升利润下滑,是增收不增利。其实不然,中芯国际的利润表现其实不错,只不过被折旧费用抵消了。
财报显示,2024年中芯国际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 315.62亿元,同比上升16.1%。
那么,为何中芯国际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与归母净利润会相差如此巨大呢?
这主要是因为高昂的折旧费用。去年,中芯国际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合计为226.88亿元。在计算公司净利润时,需要减掉这部分折旧费用。但这只是一种会计上的处理,资金依然是流入了中芯国际,2024年中芯国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6.59亿元。
相关阅读
- 只有1亿利润,这家半导体龙头却拿出2.89亿进行分红回购
- 苹果大中华区收入连续7个季度下滑 二季度或因供应链调整录得9亿美元损失
- 突发!3000亿芯片巨头董事长辞职
- 津药药业一季度利润稳中有增:26个产品获得国内注册批准 四个产品中标2024年第十批集采
- 中信金属召开2024年年度暨2025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 新晨科技通过ITSS三级认证 数字化服务能力再获权威认可
- 震惊!明微电子2024年归母净利润709万,低于董监高薪酬之和
- 超卓航科2024年净利润1299万:时任董秘王诗文薪酬46万
- 汇宇制药2024年净利3.25亿增长133%:时任董秘马莉娜薪酬53万
- 欧莱新材2024年净利2817万减少43%:董秘文雅薪酬60万涨薪20万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