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感知”到“物理协同”,奥比中光赋能各类下游打造标杆案例
随着具身智能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进,人形机器人已成为产业界的核心关注方向。在近日开幕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人形机器人不仅再次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技术成果,更传递出明确的行业信号:具身智能技术已逐步走出实验室阶段,加速迈向与真实场景深度融合的系统化应用。
展会现场,从开普勒K2大黄蜂、智澄 AI TR4在工业搬运中的实际部署,到越疆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所实现的物料抓取、视觉检测、搬运组装全流程智能协作,均表明产业竞争的重点已从单一硬件性能指标,转向如何融入实际作业流程、实现高效协同的落地能力。
在这一趋势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作日益深化。其中,“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整合,特别是“脑-眼-手”之间的高效协同,成为影响机器人场景适配效果的核心。作为主流感知技术,3D视觉的突破与升级,对产业链而言已具有战略意义。
奥比中光作为全球3D视觉感知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多年积累与产业合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对多样化场景的理解与适配能力,并与多个行业头部客户建立稳定合作,成为部分细分领域的主流选择。
这种市场地位的形成,与3D视觉技术的应用特性密切相关。由于需与客户的硬件结构、软件算法深度耦合,采用奥比中光解决方案通常需经历专项适配与调试流程。这种前期投入在形成技术壁垒的同时,也增强了客户黏性,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细分领域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与行业头部客户的合作为奥比中光带来持续的场景反馈,推动产品在真实应用中不断迭代,形成“场景反馈-产品迭代”的正向循环,使其产品更贴合市场需求,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近期,奥比中光与地平线及其子公司地瓜机器人达成合作,共同推进机器人“眼睛”与“大小脑”之间的感知决策协同,正是产业链整合逻辑的具体体现,也进一步验证了其在机器人感知环节的技术价值与协同能力。
总体来看,奥比中光所具备的跨行业经验、与头部客户共建的生态系统,以及基于真实场景的产品定义能力,契合了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对“可靠落地”的迫切需求。随着行业进入商业化关键阶段,其已构建的视觉技术生态有望助力其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奥比中光的技术与商业化能力已获众多客户认可。其重要合作伙伴、3D打印企业创想三维近期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一动向印证了奥比中光在跨领域协同中的技术适配力与市场影响力,也将为其带来品牌背书与业务增长动力,进一步巩固其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相关阅读
- 蒙娜丽莎集团荣登“2025年佛山企业100强”等四大榜单: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 国联股份入选“2025新科技100强”
- 从“视觉感知”到“物理协同”,奥比中光赋能各类下游打造标杆案例
- 10亿元募资落地 石大胜华加码科创 加速新材料布局
- 英氏控股受邀参加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
- “分红狂魔”药明康德10亿中期分红大礼包陆续到账中 过去7年回馈投资者200亿
- 新晨科技:将低空经济触角,延展至能源产业中
- 司尔特续聘吴昌昊为董秘:2024年薪酬74万 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减少44%
- 联发股份续聘张洪梅为董秘:2024年薪酬61万 任内公司市值增加11.3亿元
- 张小泉聘任总经理夏乾良为董秘:尚未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发的《董事会秘书培训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