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基智农:产能布局快速兑现,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92.63%-105.48%
1月15日,京基智农(000048.SZ)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亿元-8亿元,同比增长92.63%-105.4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6亿元-9.1亿元,同比增长153.57%-168.32%。
京基智农表示,上一年度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部分房地产项目集中交付和生猪养殖业务超预期发展。
地产业务交付确收,现金流情况和盈利情况持续好转
房地产业是京基智农的战略支持型业务,2022年京基智农全力推进去化、交付、对接政策支持等核心工作,在行业“以稳为主”的宏观主基调下取得积极成效。业绩预告指出,公司房地产项目山海御园部分楼栋集中交付确认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结转销售收入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京基智农山海御园项目已如期于2022年12月底至2023年1月初期间进行了分批次集中交付。此外,公司预计山海公馆项目将于2023年下半年进行集中交付并结转收入。
随着京基智农地产业务稳步去化并逐步确认收入,将推动公司现金流和盈利情况持续好转,在促进业绩向好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升级其产业布局。
产能布局快速兑现,生猪养殖业务实现盈利
房地产业务之外,京基智农近些年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务也实现超预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实现大幅增长,在布局生猪业务的第三年实现了超百万头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受益于生产成本稳步下降及生猪销售均价提升,生猪养殖业务实现盈利。
近年来,京基智农定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在广东及周边地区广泛建设规模化楼房生猪养殖项目,旗下在建及建成产能合计约为220万头,2022年、2023年生猪出栏规划分别约为100万头、200万头。
目前京基智农的产能布局正在快速兑现,2022年公司累计销售生猪126.44万头(其中仔猪25.67万头)。其中,徐闻、高州、文昌及贺州项目生猪销售数量分别为51.40万头、40.58万头、28.67万头、5.79万头。
成本方面,2022年12月公司育肥猪平均生产成本为16.84元/kg,较2021年的17.7元/kg显著下降。公司在最近一次调研中表示,未来随着公司产能利用率及项目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自供种体系的搭建及项目配建饲料厂的投产,生产成本还有较大下降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风险,是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企业均面临的周期性难题。对此,公司也曾指出,房地产业务作为公司的战略支持业务,在一定期间内可为生猪养殖业务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抵御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致力于降低养殖成本,以应对猪周期的变化。
展望未来,京基智农出栏增长较快、存在销价优势且拥有底部资金储备,随着公司进一步加强管理,生猪养殖业大有可为。
相关阅读
- 蓝色星际集多方面发展优势 攻克产业关键技术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实力
- 降本增效毛利大幅回升 南京聚隆2022年预盈4750万至5400万元
- 启迪环境:2022年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蹄疾步稳
- 南京聚隆: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 扣非净利润增长100%左右
- 南京聚隆:发布2022业绩预告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发展进入快车道
- 八台临床手术圆满成功,国联股份医械多多保膝项目正式启航
- 苏州天脉IPO首发上会 专注于导热散热产品的研究与应用
- “声音解构者”九州一轨 新噪声法时代下科创板首只轨道交通声学环保新股
- 派克新材2022年度预计净利润4.7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60%
- 京基智农:产能布局快速兑现,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92.63%-105.48%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2-01 18:17 | 恒通股份拟投资500万港币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恒通新能源香港有限公司
- 02-01 18:16 | 王力安防拟投资1000万设立杭州城智未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股6.41%
- 02-01 18:16 | 王府井股东三胞投资质押674万股 用于经营需要
- 02-01 18:16 | 中联重科2名股东合计质押8200万股 用于担保
- 02-01 18:15 | 国脉科技控股股东林惠榕质押8500万股 用于为国脉集团流动资金贷款提供担保
- 02-01 18:15 | 远东股份子公司2023年1月份中标/签约千万以上合同订单合计为32.57亿
- 02-01 18:15 | 武进不锈2022年度净利2.15亿同比增长22% 高端产品销量增加
- 02-01 18:14 | 海泰科2022年度净利5777.03万 较上年同期下滑4.23%
- 02-01 18:14 | 江苏银行2022年度净利254.94亿同比增长29.45% 经营效益增长
- 02-01 18:14 | 李子园2022年度净利2.22亿同比下滑15.29% 原材料及能源涨价导致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