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思兰德上半年营收稳增: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创新药重心进一步向商业化倾斜

2025/8/29 16:26:36      高慧

北交所上市企业诺思兰德(430047.BJ)交出一份稳中有进、亮点纷呈的半年度业绩答卷,今年上半年营收延续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亏损持续收窄,贡献业绩的滴眼液业务收入、CDMO收入明显增长,CMO业务毛利率大增。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创新药板块加速向商业化推进,核心产品“塞多明基注射液”(项目代码:NL003)溃疡适应症项目在提交上市注册申请后,重心进一步向商业化倾斜,公司上半年销售人员增长56%。与此同时,生物药物生产基地也于近日启动工厂验收工作,为创新药落地投产筑牢根基。多业务协同发力,正为诺思兰德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药重心进一步向商业化倾斜

诺思兰德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开发了丰富且具有行业特色的产品管线,在研11个生物工程新药项目,其中基因治疗药物项目5个、重组蛋白质类药物项目6个。

公司当前推进上市进展快的是“塞多明基注射液”(NL003),有望成为我国首个裸质粒基因治疗产品,为下肢缺血治疗开辟全新路径。据介绍,相较于病毒载体,裸质粒载体安全性更优,其经肌肉注射、转染骨骼肌细胞,利用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将目的基因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促进局部血管生成,以达到治疗目的。

前期,公司“塞多明基注射液”(NL003)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并提交溃疡适应症药品的上市注册申请,4月收到补充资料通知,公司目前已按要求完成提交,同时开展针对Ⅲ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长期随访研究,积极筹备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

随着注册申报进程推进,诺思兰德上半年也将工作重心进一步向商业化倾斜,加速推动创新药从“研发”向“上市销售”跨越。围绕NL003商业化,公司上半年已完成多维度布局:开展商业化策略制定、组织搭建与相关市场调研活动,上海分公司完成市场部、销售部、商务部及市场准入支持部的人员到岗,明确产品定位、患者画像、重点市场、医保申报等核心策略;积极参展第90届全国药交会,全面开展市场调研、学术宣传、渠道拓展、准入研究、创新支付等工作。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销售人员数量同比增长56%,直观体现对销售端的重视与投入。

公司在生产端的筹备同样紧锣密鼓,生物药物生产基地建设离投入使用不远,为产品上市后的供应提供保障。截至6月末,公司生物药物生产基地已完成原液车间各工艺设备的工艺设计,进行生产和组装,实施原液车间机电、净化工程;制剂车间相关设备在进行设计确认。到8月,该生产基地核心设备完成加工制造,正式启动工厂验收(FAT)工作,以全面确认设备规格、性能及运行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除NL003溃疡适应症项目外,其他创新药管线也保持高效推进节奏:NL003静息痛适应症Ⅲ期临床数据库清理及中心自查已按稽查计划完成,同步开展注册申报资料的整理与修订。NL005项目启动Ⅱc期临床试验筹备,方案已基本确定,正在进行CDE沟通交流及参研中心遴选;NL005-1项目动物药效实验已完成,正在开展眼毒理学和药代研究。Y006、NL201、NL006等项目均按计划推进。

结合财务层面来看,诺思兰德资金状况稳健,截至6月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共达到1.51亿元,长期、短期借款一共不足2500万元,资产负债率18.9%。低负债、高流动性的财务结构,为公司创新药研发与商业化提供强劲支撑。

上半年营收稳增,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创新药上市进程向前推进的同时,诺思兰德同时深耕滴眼液业务,通过子公司汇恩兰德开展眼科用药研产销及生产研发服务(CDMO/CMO),以“收入增长+盈利突破”的双重表现,成为公司业绩改善的重要支撑。

据介绍,诺思兰德及子公司汇恩兰德合计拥有8个滴眼液产品注册批件,且生产能力持续升级,汇恩兰德在北京市通州区已建成3条通过GMP认证/检查的生产线,新增1条单剂量生产线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GMP认证。

从公司各块业务经营情况来看,上半年成绩不错,滴眼液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8.56%至1445万元,CDMO收入同比增长22.69%至478万元,并且这两块业务毛利率均在70%以上。另外,CMO收入为1697万元,表现稳健,且毛利率增加10.77个百分点至48.16%。三大业务协同发力,共同助推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业务向好直接反映在整体业绩上,诺思兰德上半年总营收同比稳增1.47%至3650万元,延续了去年全年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指标方面,在2022年至2024年亏损逐年收窄的基础上,上半年再明显减亏,盈利能力得到持续改善。子公司汇恩兰德随着逐年盈利,前期未弥补亏损已在今年上半年弥补完毕,实现关键突破。

从创新药商业化提速、生产基地进入验收,到滴眼液业务收入盈利双突破,诺思兰德上半年继续展现出清晰的发展路径与强劲的成长潜力。未来,随着NL003等核心创新药逐步落地,公司有望在生物医药赛道上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实现业绩与价值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