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华保:向下扎根、横向联合,加速“圈地”保险科技
对于如何做强企业?一直有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先做大再做强,一种是做深做精做强。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熟读《道德经》和《论语》的太极华保(836491)董事长周伟东在保险科技这条赛道上选择后者。
具体做法上,太极华保对保险关键业务向下扎根,主动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例如,位于底层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位于中间层的保险核心业务软件开发,以及位于顶层的场景化数字生态系统,太极华保构建起保险行业从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到核心业务软件再到创新应用的业务闭环;对于行业内通用型业务,专业领域顶尖机构选择太极华保作为切入保险行业的首选,形成1+1>2多赢格局。例如,腾讯会议选择太极华保作为保险行业的最主要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共同推进在线视频会议系统在保险行业各种业务场景的应用。
目前,我国保险科技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增速均保持在20%左右。太极华保“向下扎根、横向联合”的战略,不但快速建立起技术和服务的“护城河”,同时加速“圈地”保险科技。
向下扎根
企业就像大树,把根扎深扎牢,才能向上生长,抵御风暴。
太极华保正是遵循这一逻辑,在保险科技领域里扎根。业务布局上,构建起保险行业从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到核心业务软件再到创新应用的业务闭环。能力建设上,深度理解保险行业,并达到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最高级别认证。
业务布局方面,公司形成从下至上的三层业务结构,成为保险行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服务提供商。底层基础设施,主要布局数据中心建设与运维、多媒体视讯、IT服务等基础IT建设服务层,构建起服务底座。
中间层,主要从事保险销售及渠道、承保业务管理、理赔业务管理等保险核心业务相关软件开发,是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的刚需。
顶层,主要提供保司客户运营、保险信创培训等场景化应用系统,构建数字生态,助力保司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综合金融保险服务。
“公司成功构建起从底层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到中间层核心软件开发,再到顶层应用产品开发的业务结构,具备从下至上、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行业中很少有企业能达到这样全面的能力输出。”周伟东介绍称。
(太极华保业务结构)
能力建设上,为将三层业务做扎实,提升服务客户能力,太极华保做到深入理解保险行业。一方面,公司去年收购了上海菲耐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菲耐得”),该公司长期为头部保险公司提供IT解决方案,是太保等保险公司的核心供应商,熟悉保险业务流程,助力太极华保从高起点快速扎入保险核心业务系统开发领域。
另一方面,太极华保将公司打造成懂保险的团队。高层方面,从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等头部保险公司引进专业人才加盟。员工层面,全员必须学习保险法185条。
“正是基于对保险业务逻辑的深刻理解,我们不仅长期服务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等保司,还为银保监会开发保险监管系统产品并提供信息系统运维服务。”
可量化的能力上,太极华保及子公司菲耐得均获得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CMMI)5级认证。CMMI全称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国际上用于评价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和工程开发能力的重要标准,5级是最高等级。
在CMMI认证方面,一些A股上市的软件开发公司达到3级,太极华保拿到5级认证,标志着公司具备较强的软件研发能力、实施服务交付以及项目管理水平,在招投标过程中更具优势。
参编多项国家标准,也是太极华保实力的有力体现。公司参与制定的GB/T51314-2018《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标准》国家标准已于2018年9月发布。该标准参编单位还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所、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权威研究机构,以及清华大学、华为等。
横向联合
太极华保在关键业务里向下扎根的同时,横向联合,与腾讯等各个领域内强者同行,快速建立起技术和服务的“护城河”,构建起全方位服务能力,征战保险科技蓝海市场。
国际地缘摩擦升级,金融等关键领域加速国产化替代。数据库作为承载金融数据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求实现自主可控。
为助力保险行业实现国产数据库替代,太极华保携手分布式数据库领军企业奥星贝斯(OceanBase)。资料显示,奥星贝斯致力于为企业核心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底座,已经连续9年稳定支撑天猫“双11”,去年该狂欢购物节一天的销售额就超过5400亿元,对数据库稳定性的要求可想而知。奥星贝斯还在被誉为“数据库世界杯”的TPC-C和TPC-H测试上都刷新了世界纪录。
太极华保联合奥星贝斯所推出的保险核心业务系统解决方案,基于OceanBase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支持同城多活、多地多活,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为单元化架构演进和全栈国产化打下基础,同时具备数字化、高性能等特点,成为业界最成熟、稳定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之一。
另外对于保险行业来说,不论是前期销售环节还是后期理赔环节,都离不开线上会议。为向保险公司输出标准化、智能化线上会议产品,太极华保携手腾讯会议,在腾讯会议APP现有功能基础上做二次开发,为保险行业定制功能。
毫无疑问,腾讯会议是线上会议领域的强者,用户数超3亿,覆盖超220个国家和地区,稳居行业第一。
周伟东介绍称,公司在腾讯会议上的二次开发包括植入视频展业、线上培训、产品营销等拓展应用功能,为保险企业打造专属的、互联互通的会议生态,贴合保险从业者实际应用场景,广受好评。
除此之外,太极华保合作伙伴还包括通讯巨头华为、高效智能会议平板品牌MAXHUB、高校清华大学等等,与强者联合,打造保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
加速“圈地”
修炼好内功,接下来就是加速“圈地”。
从大的市场层面来看,保险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从2000年的1,596亿元提高至2020年45,257亿元,增加了28.36倍,年复合增长率达17.27%。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深度和密度还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发展仍具想象空间。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382万亿元金融总资产中,银行业资产占到90.3%,保险业资产占6.5%,前者是后者的14倍。而国际上金融市场较成熟的发达经济体中,银行资产与保险资产比例约1:1,均占金融总资产的30%左右。
再看发展趋势,当前保险公司数量达200多家,要打破同质竞争,数字化转型成为破局之道。保险科技成为保司转型发展的核动力,为业务发展全面赋能,以科技敏捷带动业务敏捷。
具体地,保险行业在销售模式、风险精准防范、生态服务创新等维度均迎来新的数字化应用,提升运营及管理效率的同时,推动客户管理从“响应式”向“主动式”转变,推动保险向保险服务转变,使保司与客户的接触由低频向高频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保险机构科技投入在2020年达到382亿元,每年保持近20%的增长速度。
国家层面上更是明确出炉保险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任务。去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大中型保险公司信息技术投入占比超过1%,小微型保险公司投入占比超过1.8%;推动行业实现业务线上化率超过90%、线上化产品比例超过50%、线上化客户比例超过60%、承保自动化率超过70%、核保自动化率超过80%、理赔自动化率超过40%。
技术的进步也为保险科技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与不断成熟,已经在保险数字化应用场景中创造价值。如太极华保为保司提供的服务方案中,就包括无人机勘测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农险查勘;开发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形成智能语音机器人产品,进行保险销售和满意度回访。
(太极华保研发的查勘记录仪正在为保险公司的查勘现场提供远程指导服务)
科技正在重构保险业的生态体系和商业模式,建立起技术和服务“护城河”的太极华保有望充分享受保险科技行业成长红利。
相关阅读
- 颖泰生物2024年亏损5-6亿元:深受需求乏力和低价竞争影响
- 长虹能源预计2024年实现扭亏:盈利1.85亿元至2.05亿元 三块业务齐增长
- 丹娜生物招股书募投项目严肃性待提升:两降募资额从5亿砍至1.37亿 年赚2亿募投项目有钱却不早投资
- 华光源海积极开展应急演练 筑牢船舶安全防线
- 同力股份获博时基金招商基金等39家投资机构线上调研:共问4个问题 仅董秘杨鹏出面接待
- 海达尔获人保养老、大成基金等64家重量级投资机构线上调研:一共只问5个问题
- 颖泰生物:友商采用价格战策略维持生存,行业低迷状况预计会维持一段时间
- 国航远洋董事长王炎平董秘何志强被处罚:公司IPO期间与关联方的部分基层员工人员共用
- 延安医药推出研发升级版:与复旦成立生物医药联合研发中心 实现“复旦研发+海口转化”
- 北交所推出并购重组系列网课:共10门课程 包括标的寻找、估值定价等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
- 11-21 10:28 | 儒竞科技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和自有资金投资建设泰国新项目 第一期计划总投资金额2.26亿
- 11-21 10:06 | 供销大集拟以现金15.11亿元收购北京新合作商业发展有限公司51%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