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产业> 详情

声传千年韵,技筑原声台 东芝电视Z700QF赋能《中国器乐大会》引热潮

2025/10/14 15:30:22     

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金声玉振——中国器乐大会》在CCTV15正式开播,10月12日播出的节目以多首经典国乐的精彩演绎引发广泛关注。作为本次大会的合作伙伴,东芝电视100 Z700QF凭借搭载火箭炮SOUND音质技术平台,让观众足不出户尽享国乐现场‘声’临其境,为这场国乐盛宴注入科技动能,以声学实力赋能文化传播,也让“在家还原国乐本真音色”成为现场与观众热议的焦点。


image.png


场景化体验重构 让国乐现场临其境

节目竞演现场,国乐演绎精彩纷呈。威蒙琦琦带来《金蛇狂舞》,明快节奏与密集旋律交织,将乐曲的欢快韵律展现得淋漓尽致;高嘉临用琵琶演绎新编《十面埋伏》,轮指的急促感、扫弦的爆发力层层递进,仿佛把古战场的紧张氛围直接铺陈在观众眼前;王立演奏古筝曲《箜篌引》时,古筝的泛音层次与力度变化细腻流转,让韵在声外的意境愈发具象可感。


image.png


但对众多民乐爱好者而言,现场听得到的精彩,在家却容易打折扣,因为居家用普通设备播放,要么丢失乐器的细腻细节,要么声场扁平单调,很难还原国乐现场的丰富层次与灵动气韵。作为本次大会合作伙伴,东芝电视100 Z700QF依托火箭炮SOUND音质技术平台,正是为破解这一痛点而来,让人们在家中也能聆听到如现场般的国乐音色。比如演绎郑迪的笛曲《远歌》时,电视通过高频优化技术,精准还原出笛声的婉转空灵,仿佛将开阔天地的意境直接“搬”进客厅;呈现张馨丰、栾景旭、刘美琪、王梓硕合作的《九歌・云中君》时,多声道调节技术可突出古筝的清亮、埙的苍茫与打击乐的厚重感,让多乐器声线互不干扰,完整还原合奏的丰富层次;面对白羽艾的打击乐《翻山坳》,电视158W大功率音响能营造出震撼的空间感,每一次鼓点落下都带着穿透力,将节奏的力量感淋漓传递,让居家场景也能充盈国乐的多元魅力。

七十三年声学积淀 从芯片到声场的国乐适配

当屏幕切换到张铎的马头琴曲《源》时,草原风格的悠远旋律引人沉浸;苗岭笙音演绎的《欢庆的日子》,热闹欢腾的民族氛围瞬间铺展。短短时间内,观众仿佛经历了两场风格迥异的现场音乐会。这种对不同曲目、不同乐器的精准还原,背后是东芝73年的声学坚守与强大的火箭炮SOUND音质平台支撑。


image.png


自1952年推出首台电视机起,东芝从开创火箭炮音响,到研发行业首颗独立音质芯片BR,再到2025年全新BRα芯片构建的火箭炮SOUND音质平台,完成了从“硬件组合”到“算法驱动”的跨越。针对10月12日节目中中阮、软弓胡等特色乐器,东芝电视100 Z700QF的5.1.2声道架构与8声道独立驱动,能实时解析乐器的频率差异,既能还原中阮醇厚的中频音色,也能突出软弓胡的独特音色,还能清晰分离背景中模拟鸟语的音效,让《花乡鸟语》灵动的意境不打折扣。东芝电视100 Z700QF 的BRα芯片精准拆分每一种乐器的声线,让每种乐器的声音清晰可辨,既保留古筝的主旋律地位,又不掩盖埙的低音铺垫与打击乐的节奏支撑。这种“主次分明、细节拉满”的解析能力,实现了从芯片到声场的国乐适配,让不同国乐的风格特色与情感表达更鲜活。

科技赋能文化 让国乐走进千家万户

东芝电视100 Z700QF作为大会合作伙伴,打破了国乐传播的时空限制,从演播厅的舞台现场,到千家万户的客厅,其火箭炮SOUND音质技术平台让国乐的原声本真触手可及。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品牌合作,而是一场以声为媒的文化接力。东芝电视用技术为不同风格的国乐“扩音”,节目用文化为科技产品“赋魂”,终让曾流淌在民族记忆里的乐声,如今能清晰地回响在每个普通家庭的客厅,让国乐从“舞台瑰宝”真正成为“生活常客”,走进千家万户。

这场跨越千年的“声动之约”证明,当尖端科技遇上传统国乐,不仅能让文明的回响更清晰,更能让文化的传承更有力。让我们继续锁定CCTV15《中国器乐大会》,东芝电视100 Z700QF将继续以原声之力,带观众触摸那些流淌在音符里的民族记忆与文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