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坤新材:在“材料突围战”中崛起的中国样本
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进入“从可替代到必须替代”的关键节点。
如果说设备是半导体制造的骨骼,材料则是神经和血液。在这场关乎国家科技安全与产业独立的突围战中,光刻胶、前驱体、CMP抛光材料等被称为“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这之中,一家名为恒坤新材的公司,成为率先实现关键材料国产突破的先行者,也正在成为中国材料行业突破困境、走向自主的代表性样本。
【光刻胶国产化,从“零星突围”到“体系建立”】
过去十年,国内光刻胶行业起步较晚,长期依赖进口。从KrF、i-Line等成熟技术,到SOC、BARC等光刻材料,再到更高端的ArF与EUV光刻胶,几乎被美日韩垄断。
恒坤新材选择的突破口,是国产化相对可落地、但门槛依然极高的KrF/i-Line光刻胶,以及SOC、BARC这类“底层材料”。在国际厂商技术封锁、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这一选择尤为关键。
通过“研发内核+产业协同+客户共创”的三轮驱动,恒坤新材逐步实现了从样品研发到规模交付的跨越,真正把国产材料“送上了产线”,完成从“能用”到“好用”的质变。
【数据背后,是持续十年的战略坚守】
• 自2014年起,公司累计投入研发数亿元,核心材料产品线全部自主开发;
• 截至2024年底,公司SOC、BARC光刻材料销量跃居国内首位,多个产品已在主流12英寸晶圆厂批量使用;
• 自主产品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39%升至2024年的近64%,彻底从“引进者”向“自研主导”转型;
• 国内首个系统化打通12英寸光刻胶国产化路径的民营企业之一。
这不是“风口企业”的短期热度,而是一个技术导向型企业十年如一日的战略沉淀。
【客户共建,不做通用料供应商,而做技术伙伴】
恒坤新材的最大优势,不在于“仿制”,而在于“深度绑定”。
作为材料企业,它深知:光刻胶的核心不是“产品推销”,而是“参数适配”。每家晶圆厂、每一代制程工艺,对胶材的反应速率、残膜率、分辨率要求都不同。标准件无法通吃,定制是唯一出路。
恒坤新材的“共建模式”便应运而生:
研发人员进入客户现场,与工艺工程师并肩调试参数、共同开发版本、快速响应迭代。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供应商”,更像是客户工艺线上的“材料工程部”。
这是一种更高门槛、但也更具黏性的竞争模式。
【产线布局与产业责任并重】
恒坤新材并非一味“技术控”。在产能建设和供应保障方面,同样走在前列。
漳州、合肥、大连三地工厂,构成其南北呼应、尽可能贴近客户的制造网络;前驱体项目、光刻材料平台等工程正有序推进。
其理念非常清晰:技术突破是立足之本,产业交付是成事之基。
材料企业只有真正“送得出、供得上”,才能撑得起“国产替代”这四个字。
【从国产替代,到国产优选】
更重要的是,恒坤新材没有把“替代”当成终点。它明确提出,国产材料不能永远只是“次优方案”,而要在更多场景中做到“优选”。
这背后需要的不仅是性能过关,还包括:
• 更强的服务能力(共创研发响应机制)
• 更短的供货周期与更高的柔性化能力
• 更懂本土晶圆厂痛点的产品策略
当这些优势组合在一起,国产品牌才不仅“有资格参与”,而是真正拥有话语权。
【尾声:不做声量企业,做“生长型企业”】
恒坤新材的案例,告诉我们:
产业突围不靠投机爆发,而靠长期主义。技术驱动、品质控制、客户共创、稳健节奏,才是硬科技企业真正的生命力。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材料国产化浪潮中,有人是看客,有人是短跑者,而恒坤新材,正在以“生长型企业”的姿态,成为一面横贯时代的旗帜。
相关阅读
- 恒坤新材:在“材料突围战”中崛起的中国样本
- 博瑞医药拟向实控人袁建栋定增5亿元:按照目前股价计算 一旦实施袁建栋将浮盈15亿元
- 科捷智能拟续聘毕马威华振为审计机构:审计费用135 万元
- 毕得医药续聘中汇为审计机构:质量控制复核人杨建平曾购买审计客户股票受到行政监管措施
- 未来材料IPO:去年净利润下滑近30%核心产品毛利率下滑15个百分点 品质难以稳定退换货比例走高
- 优迅股份IPO:毛利率持续下滑 销售费用率、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不及可比公司均值一半
- 钶锐锶科创板IPO:毛利率逆势上升比可比公司均值高出近20个百分点 最新估值18亿元较前次下滑8%
- 电科蓝天科创板IPO:应收账款规模近乎2年翻倍,1年以上应收账款近10亿元,关联销售占比超过50%
- 信宇人更正2024年半年报等三份业绩报告:原亏损3287万元 更正后亏损4341万元
- 易加三维科创板IPO:前五大客户变动剧烈 研发费用率不及可比公司均值一半但毛利率逆势走高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7-09 13:16 | 三重焕新,启航未来——Pivotal中文品牌发布暨乔迁新址、新官网上线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